小编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有什么事儿都不爱跟我说了!”
孩子不愿跟家长沟通,是很多爸妈头疼的问题。
但原因真的只是孩子“长大”、“叛逆”了吗?
前两天,小编无意中刷到一个视频:
小女孩吃饭的时候,被突然落到手上的一只大虫子吓得又哭又叫,手里的饭碗也掉到了地上。
可女孩妈妈却没有立马安慰受到惊吓的女儿,而是冲着女孩大吼:“哪里有虫子?!”
不少网友都对妈妈强硬的态度表示不满:
其中,有几位网友的留言,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我知道她给不了我依靠。”
“我对她没有安全感。”
“为了少挨打,还是闭嘴!”
原来,这些才是造成孩子们不再和父母沟通的真正元凶!
01
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与生俱来的。在他们心中,父母是值得信赖与依靠的存在。
当感到危险时,他们本能地会向相信的人求助,继而希望得到来自父母的庇护和安慰。
这让小编想到了朋友阿旭和他儿子晓辉。
前段时间,阿旭被老师叫到了学校——晓辉在学校和同学打起来了。
打架的起因是晓辉的同学撕了他的作业本。
这个同学平时在班里比较霸道,总喜欢欺负别人。晓辉就曾被他抢过零花钱,还替他做过值日。
当阿旭问儿子为什么不告诉老师、爸妈时,晓辉非常委屈:
“我之前说过了,可你总说让我大度点儿,让着点别人……”
阿旭这才想起,儿子有段时间闷闷不乐,还说和同学有了些矛盾。当时自己比较忙,也没仔细听,只是教育他要和同学好好相处,要乐于助人,不可以斤斤计较……
渐渐地,儿子不再说学校的事情,每天吃完饭就回自己的房间,跟他们夫妻俩的话也越来越少。
阿旭很后悔,他不该在儿子向他发出“求救信号”时,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敷衍他。
既伤了孩子的心,同时也切断了亲子之间沟通的通道。
02
通常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无外乎两个原因:沟通无效和缺乏安全感。
有句话大家都听过:“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
“小孩子家的,懂什么?”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面都多!”
“你就按我说的做,我是你妈,还能害你吗?”
很多时候,为了维护作为家长的威信,或者实在太忙,爸妈们很少能听进去孩子的想法。
知乎上曾有人发过一个帖子,引来几千人留言、数万人点赞:
甚至还有不少人有着同样的经历:
你看,就洗澡这么点儿小事,都能给那么多人留下“童年阴影”,甚至长大后都忘不了当年所受的委屈。
语言沟通无效之后,很多小孩子会采取更直接、更激烈的表达方式——哭闹。
但家长们不理解啊:这孩子太能折腾了,怎么就这么不听话!
于是,轻则大声责骂,重则一顿暴揍,孩子们在感受到被无视之后,又迎来了身体上的创伤……
时间久了,孩子就明白:有些话说了也没用,可能还会招来处罚,倒不如自己想办法。
而这时家长们又头疼了:为啥孩子不愿意跟我们沟通了?
是啊,为什么呢?
03
我们总说:沟通是双向的。
如果只有一方努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另一方只会敷衍对待或者全盘否定,那这种沟通就是无意义、甚至是有害的。
父母的不耐烦、不在意,说白了还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这种态度,会让孩子产生反感,进而不愿意再与父母沟通、交流。
因此当孩子开口说话时,父母的态度和说话方式需要特别注意。
1
耐心倾听
当孩子向你讲述某件事或提出要求时,千万不要着急打断他们的话。
有些家长只听个开头,就急匆匆地给出方案,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感到爸妈不在乎自己。
先耐心听他们讲完,给他们机会去表达,并试图去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
2
学会协商
不要用自己成年人的视角,去看待孩子的事情。
很多在家长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孩子的眼中却非常重要。
我们也是从小孩子成长起来,思想一天天成熟,考虑问题也逐渐全面、周到。
所以,不要觉得孩子的想法一定幼稚可笑,因为孩子的世界有他们自己一套行为逻辑。
试着先去理解、肯定他们的想法,让他们觉得你是“自己人”;然后再用商量的口吻,耐心帮孩子分析,给出自己的建议。
只要做到这两点,相信孩子们会很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遇到的事情和烦恼。
结语
海明威说过:“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学会闭嘴。”
很多情况下,作为父母的我们总是急于下结论,觉得孩子太小、不懂事,需要帮他们去决定一切。
但往往说得越多,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就越大。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尊和思想。轻视他们的人,注定会被排除在外。
爸妈们不妨放下身段,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好好沟通。千万不要等孩子将心门关上,才开始着急、后悔,那就真是什么都来不及了。
庆幸的是,朋友阿旭明白得还不晚:
反省过后,他郑重地向儿子晓辉道了歉。之后,他多次出面,和老师及对方家长进行沟通、调解。
那个同学向晓辉道了歉,并承诺以后不会再欺负晓辉和其他同学了。
或许是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保护,晓辉也逐渐转变了对阿旭夫妻俩的态度。现在父子俩处得跟哥们儿一样,遇到事情都有商有量的,一家人别提多幸福了。
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