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习近平  稻香村  老字号  信息发布  2019中国品牌  2020  供热  国家卫健委  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多部门重磅发声回顾十年发展成果 并圈划下一步工作重点

   日期:2022-05-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品牌信息网    浏览:1453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央财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一同回顾十年改革成果,并圈划下一步工作重点。
  品牌信息网讯,5月12日,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来自中央财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一同回顾十年改革成果,并圈划下一步工作重点。

多领域十年发展成绩显著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谈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发展情况,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称:“这是我国经济实力又迈上一个大台阶的十年。”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由2012年11.4%上升到18%以上,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得到巩固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了高收入国家门槛。这些年,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保持在30%左右,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此外,韩文秀表示,过去十年也是扎实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十年。

如创新方面,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2.44%,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高速铁路、5G网络等建设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进步。

再比如,我国城镇化率由53.1%上升到64.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或者说差距由2.88:1降低到2.5:1.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由0.474降低到0.466,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优势互补性持续增强。

另外,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更是实现了历史性转折。植树造林占全球人工造林的1/4左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了大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的装机容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都是居世界第一。我国推动达成了巴黎协定,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国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亦得到全面拓展。商品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由11%上升到15%,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得到了增强。我国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积极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对外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数由10个增加到19个。我国部署建设了21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试验田,形成了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肯定成绩的同时,韩文秀也表示,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总体比较低,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够高,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相比,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了有效处置

过去十年,是我国扎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十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全力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经过集中的攻坚,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积累的风险点得到了有效处置,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标志。

金融体系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大局的稳定。围绕着“增长稳、物价稳、就业稳、国际收支稳”的目标,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科学把握好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创新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外汇储备的规模基本稳定,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有效服务,创造了比较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我国金融体系始终保持着总体稳健。金融机构经营的韧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明显提高。比如,2021年末,处于安全边界内的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占比为98.9%,其中24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评级一直是优良,部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金融体系“压舱石”的关键作用。中国的A股市场经受住了多轮次、多因素外部冲击的考验,债券市场有序打破了刚性兑付,总体平稳运行。

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得到稳妥化解。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对重点高风险企业集团、高风险金融机构进行了“精准拆弹”,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已经大幅度下降。同时,全面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影子银行乱象得到了有效整治,近5000家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停业,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完成,立案查处了非法集资案件2.5万起,将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部纳入了监管。稳妥有序地实施了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房地产市场金融化、泡沫化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妥善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风险防控长效体制机制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完善金融法治,推动建立中央和地方的金融监管协调、宏观审慎管理和存款保险等多项制度。同时,坚决惩治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监管失守以及违法犯罪行为。

陈雨露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永恒的主题。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风险防范化解和长效机制建设并重、金融风险处置和反腐追赃挽损并重、提高监管有效性和改革创新发展并重,持之以恒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这个底线。

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93项降至31项

具体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就。

据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介绍,第一方面,体现在开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2年,中国货物+服务贸易总额达4.4万亿美元,在全球位居第二位。到2021年,我国货物+服务贸易总额增长到6.9万亿美元,连续两年全球第一。另外,双向投资也稳居世界前列,去年我国吸引外资达到1.1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62.9%。从2017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流量稳居全球前三位,“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高质量推进。

第二方面,体现在制度型开放方面加快推进。2013年,中国推出自贸试验区第一张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当初的190项降至目前的27项。2016年,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推广到全国,在全国实施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限制措施也由最初的93项减到现在的31项。2020年,我国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开启了一个新的外商投资管理的体制。2021年,我国还在海南推出了第一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总的来说,我国制度型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方面,体现在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开放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2013年,我国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到今天一共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向全国复制推广了278项制度创新成果。21个自贸试验区占全国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四,但是其贡献的进出口占到全国17.3%,吸收外资占到全国的18.5%。2018年,海南自贸港建设启动,迄今已经推出了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

第四方面,体现在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实现了新的突破。我国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数在过去十年由10个增长到19个,增长了近1倍。同时,我国和自贸伙伴的贸易额占到中国全部贸易额的比重由17%增长到去年的35%。

第五方面,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作出了新的贡献。2014年,我国推动了21个成员达成了《APEC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可以说,为亚太地区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描绘了蓝图。

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多的领域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消费占比从14.5%提升到25.5%,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成效显著,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规模超过10亿千瓦,能效和排放水平全球领先。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相当于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29.4亿吨的二氧化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下降超额完成了自主贡献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成为更多群众的自觉选择。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自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以来,目前已经完成了“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基本构建起“1+N”政策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实现良好开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要持续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涉及多个行业领域的N个配套政策文件正在加快出台。要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二是大力推动能源革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8500万千瓦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第二批项目正在抓紧前期工作,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供电煤耗超过300克/千瓦时的煤电机组要全部实施改造升级。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抓紧推动重点行业能效达标改造,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积极发展绿色金融,规范发展碳市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四是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使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五是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开展多双边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胡祖才表示,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可以实现的。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紧盯“双碳”目标不放松,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搞“碳冲锋”,不搞运动式“减碳”,有序有力有效推进“双碳”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我国绿色贷款余额接近16万亿元 存量规模居全球首位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

据陈雨露介绍,截至目前,绿色金融三大功能正在显现,五大支柱也初步形成,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一,中国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的绿色贷款余额已接近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2021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到1.1万亿元,在全球同样居前列的。

其二,构建了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债券的支持项目目录》《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这四项国内外非常关注的绿色金融标准已经正式发布。另外,中国还与欧盟联合发布了《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标志着中外绿色金融标准正在逐步趋同。

其三,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取得了重要进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部分金融机构已经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并且试点开展了碳核算,为未来适时在全国推广积累了经验。

其四,激励约束机制在绿色金融方面逐步完善。人民银行创设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带动了更多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低碳的领域。同时,人民银行还全面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已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纳入定量评价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有序增加绿色资产配置。

其五,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不断深化。2021年,人民银行担任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牵头起草了《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和《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这两个文件都已经获得核准。另外,中国央行还参与发起设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这个网络正在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平台之一。

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会着力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推动中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开展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同时发展碳金融,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控碳减排。

2021年全社会研发费用是2012年的2.7倍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是我国科技进步最大、科技实力提高最快的十年,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变化,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展现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态势。

比如,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费用是2012年的2.7倍,基础研究费用是2012年的3.4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十年上升了22位,是世界各国中唯一持续快速上升的国家。

再比如,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整体实力大幅度上升。若干学科方向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学研究机构、大学、领军科技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全球地位明显上升。高新技术企业,十年前只有不到5万家,现在达到了33万家。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在全球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均进入了前10名。

再者,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和制度安排。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2012年的50%、2018年的75%,到目前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制造业领域实行的是100%的加计扣除比例,体现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导向。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有3/4以上是企业投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里面有79%的项目是由企业牵头或者是企业参与的。

此外,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断壮大,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程度反映了成果转移转化的活跃程度。去年,全国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了3.7万亿,远超过了当年的全社会研发投入,是2012年的5.8倍,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

另外,资本市场方面,则先后设立科创板,改革创业板,建立北交所,畅通硬科技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渠道,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过去科技与经济的弱联系正在因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参与放大作用,变成了现在的强耦合。

李萌表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以落实科技改革三年攻坚方案为主线,狠抓落实,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科研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 支持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回应疫情影响下的宏观政策如何应对问题时,陈雨露表示,中国央行注重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加大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力支持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稳定。

一是前瞻性降准,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二是引导贷款市场利率在比较低的水平上进一步下降,来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激发融资需求。三是新出台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比如设立2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再贷款、400亿元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同时对绿色、小微等薄弱环节精准加大支持力度。截至3月末,人民银行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386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22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2309亿元和225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也继续增长。四是及时出台加强金融服务、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23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还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跨周期政策调节,加快落实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积极主动谋划增量的政策工具,继续稳定信贷总量,继续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强化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我们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支持。”陈雨露如是说。
在韩文秀看来,疫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拦路虎”,必须科学精准有效防控疫情,为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创造根本前提。在经济工作方面,首先要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力争在上半年全部落地。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也正在紧锣密鼓、源源不断地出台一些细化的政策举措,积极帮扶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住广大市场主体。

其次,要抓紧谋划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我国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其他政策有足够的空间和多样化的工具,我们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方面有丰富的调控经验,将会进一步加强相机调控,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再次,要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我国的市场活力、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也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把它们激发出来。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搞活经济,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最后,要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前不久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还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对此有关部门都正在抓紧落实新的政策举措,谋定而后动。

韩文秀表示,“总的来看,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刻,我们面临的依然是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只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够化挑战为机遇,迎来柳暗花明,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
 
标签: 十年发展成果
打赏
 
更多>同类品牌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  鄂ICP备19011377号-1

鄂公网安备4211810200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