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习近平  稻香村  老字号  信息发布  2019中国品牌  国家卫健委  2020  供热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肺炎 

42年 知识产权保护风雨兼程

   日期:2022-10-13     来源:互联网    作者:品牌信息网    浏览:5400    评论:0    
核心提示: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正式成为该组织第90个成员国,这是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正式成为该组织第90个成员国,这是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回望1980年的那个夏天,人们争鸣出台《专利法》;五年之后,1985年,来自航空航天工业部207所的工程师胡国华拿到了编号为“85100001.0”的专利证书,成为了中国“第一号专利”发明人。

    迈入了崭新的21世纪。2001年12月11日,北半球的冬日阳光明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正式生效,那时,中国还只是一个经济总量全球第六、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球4%、对外直接投资居世界第26位的发展中国家。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

    22年后的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履行了入世时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知识产权改革内容。比如,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000多件,建立起了统一、透明、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适合具体国情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中国激励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外贸、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让世界共同见证了中国知识产权改革的满园春光。


从“法”开头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成立就开始着手制定急需的《商标法》、《专利法》。当时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还有人写了很长的论证文章,立论就是不搞专利法,理由是不立专利法,就能“一家花钱引进,百家使用”。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商标法》,预示着中国割舍乡土社会里的人情色彩,努力向一个现代法治国家靠拢,也开启了中国知识产权法治的发展历史。

   很快,两年之后,1984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专利法》。此时,整个社会充满着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气氛,似乎隐隐约约有很多事情要破土而出。两年之后,1985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七年。满大街都在放的歌曲是《甜蜜蜜》,一切看上去还是那么欣欣向荣,朝气蓬勃。

   这一年的4月1号,来自航空航天工业部207所的工程师胡国华递交了第一个专利申请书,申请名称是“可变光学滤波实时假彩色显示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将从卫星上拍的地面照片,显示为按某种特征不同而编制的彩色图像,从而看到更多信息。当年12月,他拿到了编号为“85100001.0”的专利证书,成为了中国“第一号专利”发明人。

  “85100001.0”的专利证书,是一面旗帜,振兴了一个行业。从这一刻开始,这串代表知识产权的数字便不间断地向未来延伸。1990年的著作权法,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2001年,中国入世之前又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法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从选择保护到全面保护,从低水平保护到高水平保护,欧美国家都走过了漫长的过渡期和准备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中国是不到二十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知识产权进口规模年均增长15%,2020年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口额达到378亿美元;知识产权出口已遍布全球143个经济体;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五大知识产权贸易经济体。

   而这一切,离不开《商标法》、《专利法》和“85100001.0”的专利证书。《商标法》、《专利法》和“85100001.0”将被永远被印刻在历史的纪念册上,记录着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起始。

 

 “睁眼看世界”

   “WTO啊,机构还挺大,经过我们艰苦努力终于拿下!……不错不错,味道好极啦,用我们美国话是very good!”2000年春晚,演员冯巩和郭冬临用非遗“天津快板”的形式,以地理标志“狗不理包子”为哏,诙谐生动地描述了大众对中国入世的憧憬。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这个全球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

    中国加入WTO之后,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睁眼看世界”阵痛期。

   在集体经济时代,内部商业因素被压制,外部贸易被切断,中国的知识产权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萌芽过程,在这一阶段的“国家所有”杜绝了一切知识产权纠纷,压抑了知识成果创造者的积极性。
   当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内部商业动能被激活,中国知识产权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往来中,直接的利益纠纷迫使中国企业和政府开始意识到我国知识产权体系的欠缺。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在这十年间相关法律缺失,维权意识不足让中国企业与外资企业交涉时举步维艰。

    比如,2006年《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提出的“避风港原则”,“平台区别于平台用户,平台只需要履行“通知-删除”义务,就可以驶入避风港,不用为用户的上传行为承担责任。”这一原则主要参照的是美国1998年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案》(DMCA法案)。
  “避风港”一方面保护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保证了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侵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网络监控的困难,该原则甚至成为了平台规避侵权赔偿责任的挡箭牌。2011年3月15日,韩寒等50位作家公开发布《中国作家声讨百度书》,指责百度文库“偷走了我们的作品,偷走了我们的权利”,之后作家们与百度之间的纷争不断。此次,韩寒起诉是因为发现自己享有著作权的《像少年啦飞驰》、《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零下一度》三书被上传至了百度文库。

    2013年,张朝阳的搜狐联合视频行业展开正版行动,最终促使长视频平台商业模式基础的形成;2018年5月,爱奇艺对B站发起过诉讼。原因是B站未经授权擅自播出了爱奇艺拥有独家网络传播权的《中国有嘻哈》,最终爱奇艺获赔共计53500元。
商业利益的分配问题是一个真实的情况,如何分配合理是真实的解决之道。长视频平台有转化力低下的特征,借助长视频内容的用户流量与传播热度,短视频平台通过内化获得了高额盈利。爱奇艺状告B站表面上是长短视频内容之争,实质上传达的是智力成果创造者希望保持对自身成果智力独占性,以获得更理想回报的诉求。

从照搬国际通行做法,到推动短视频平台以及自媒体、公众账号运营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并将在2021年6月1日让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生效,增加侵权者的违法成本,中国正在试图以“中国模式”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阵痛”之时,也有收获。

    入世之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对于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增加国际竞争力,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2012年联想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能够360度翻转的笔记本电脑,打破了传统笔记本电脑只能翻折180度的模式。不过产品一推出,联想就看到了国际的竞争对手有类似的产品在展会上展出。怎么能阻止国际的竞争对手模仿联想的产品呢?联想开始集中地布局相关的专利申请。最后的结果,在2012年到2014年之间,市场上没有推出同样的能够360度翻转的产品,这意味着中国知识产权帮助联想这款产品在全球保持了两年的领先优势。

   在政府层面,中国一直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比如在上海浦东,全国首家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和执法于一体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形成了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社会监督的工作格局,践行入世关于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的承诺;在厦门,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建立了以综合监管为基础,专业监管为支撑的监管新机制,形成知识产权和文化市场领域的联动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高效、顺畅的执法协作,践行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承诺;江苏自贸试验区支持国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自贸试验区依法探索设立办事机构开展相关业务、北京自贸试验区开展外国专利代理机构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践行服务贸易市场外资准入承诺……一系列举措。

 

走向博弈中心

    一系列举措之后,中国知识产权取得了巨大成就。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一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创新领域的全球排名已经从2013年的第三十五位上升至第十二位,是排名最高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蓬勃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创新主体向外申请量在2017年增长了15%,这个增速远远超过了全球五大局(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知识产权局、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其他四局的增长速度。   

   也因此,中国开始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博弈的中心之一。

   根据ETSI专利声明数据库整理发现,从数量看,排名前十的专利权人掌握了超过90%的标准必要专利,其中,以华为、中兴、大唐、OPPO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占据5G标准必要专利披露总数量的37%。

  在应诉方面,NPEs(直译为非实施专利主体,在恶意案例中被俗称“专利流氓”)其实具有促进专利价值实现的积极意义。但一些NPE出于索要不合理高额许可费的目的,恶意对实体企业广泛提起诉讼,并通过国外一些法院的长臂管辖制度压制企业正常的司法应对,对实体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较大“干扰”。

   比如,中国企业涉及的NPE专利诉讼案件从2011年的9起增长至2020年126起,且有不断上涨趋势。华为、中兴、联想、海尔、海信、大疆、OPPO 等中国实体企业遭遇的NPE诉讼约占其全球诉讼的80%以上。

   而这些知识产权的博弈背后,体现的是国家科技力量的参与和崛起,因为国家相关的保障也应该健全起来。

 

 

从“量”到“质”

    不过,在一派欣欣向荣 景象之下,也需要冷思考。 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近年来知识产权贸易逆差也逐年扩大,在2021年达到了2263亿元。中国是也是知识产权引进最大国,2020 年进口额达 378 亿美元,占同期服务贸易进口的10%。2002 年至 2020年,年均增长15%。

    这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体系中并不占领先地位, 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卡点”依然普遍存在,也不具备大量国际知名品牌的竞争优势。

    而且,一味追求申请数量的新高度,并不能带来与规模相匹配的作用,还会给各种“凑数创新”、“复制创新”等各种伪创新留下生存空间。不但消耗创新力量,浪费研发资金,也会离创新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

   相反,在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申请质量、结构调整、规则制定上,中国还有诸多可以提升优化的空间。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最终实现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跃进的战略目标。 比如2013年-2019年,中国PCT申请量一直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 直到打破了美国连续保持40年的第一记录,跃升世界首位。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前100排名中,中国内地也占有19席。 深圳、北京地区更是名列2、3位,仅次于东京横滨地区。其中深圳2021年PCT申请量1.74万件,总量占比25.5%。

    可见深圳是中国知识产权的膏腴之地,但也浓缩了所有问题。

    以PCT优势企业华为、平安科技、腾讯、大疆、华星光电等为例,所申请的专利基本集中在信息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无人机、互联网科技等领域。 这与国知局历年PCT报告中“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始终位列PCT申请量前两个领域基本吻合。2021年,打头阵的依然是计算机技术(9.9%)、数字通信(9.0%),其次是医疗技术(7.1%)、电气机械(6.9%)和测量(4.6%)。 但是在基础材料、芯片、操作系统、集成电路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卡脖子”的关键领域,都落后于美国的PCT专利布局。 这些领域恰恰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专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令中国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力不足,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出口仅为美国同期的7.5%。

   借用国际通用知识产权质量指标,也可以看出中国与创新强国的差距,“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结构失衡”是主要问题。

高质量的“底座”

    为此, 2021年9月颁布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开始从国家层面纠偏:“我国要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全面提速”。10月份颁布的《“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也把“质量优先”作为首要基本原则。

   并为此制定了阶段性愿景。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在“发展目标”部分提到,计划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均为预期性指标)。

  计划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创业蓬勃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

   此时,这些宏达的愿景更加闪光了:因为国家层面敢于直面问题,承认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是中国从知识产权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强国的真正“底座”。

 
标签: 知识产权保护
打赏
 
更多>同类品牌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牌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品牌信息网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  鄂ICP备19011377号-1

鄂公网安备421181020002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