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全是科技与狠活”成了最火的“梗”。这一热点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与其相关的谣言也被大肆传播,比如“代糖可以敞开吃”“只有零添加才是好酱油”……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依旧不时出现,如“出公共场所时再扫码可避免成为密接者”。此外,前一阵我国部分地区干旱,使得“只要有云就能人工增雨”的谣言流传甚广。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10月出现的谣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代糖可以敞开吃? 真相:大量摄入代糖同样存在健康风险 随着冬季的临近,人们户外运动的时间逐步减少。很多人开始担心热量消耗不足,便格外注重控制热量的摄入。标有“零糖”“零卡”的代糖饮料和零食,看上去似乎不含任何热量。一些人因此认为代糖是健康的,不用背负“甜蜜的负担”,可以敞开吃。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代糖也要合理食用,大量摄入同样存在健康风险。”天津市现代健康技术研究所所长郑运良表示。 资料显示,代糖是指替代性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其主要有三大类——天然甜味剂、糖醇和人造甜味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代糖产品使用的都是人造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等。这类甜味剂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通过化学合成的。 “从能否产生能量的角度来看,代糖可被分为营养型和非营养型。几乎所有非营养型代糖在人体内的分解物都不含葡萄糖,且不直接参与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仅从理论上来说,非营养型代糖并不会引起血糖的升高。”郑运良表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敞开食用代糖。 “代糖的甜味具有激发食欲的作用,过量摄入后或引起腹泻,也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郑运良进一步表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多数科学研究结果均表明,人造甜味剂或存在致病风险。 比如,2022年9月7日《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法国的大型研究成果。该研究表明,在食物或饮料中用人造甜味剂替代糖,对整体人群的心脑血管健康并没有任何益处。《细胞》杂志也曾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该研究发现摄入人造甜味剂与肠道微生物组变化以及血糖升高有关。 因此,郑运良建议,消费者在选择代糖食品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含天然甜味剂的食品,比如赤藓糖醇、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甜茶苷等。 “偶尔吃代糖食品或饮料是安全的,大家不必过度紧张。公众应科学地认识和食用代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郑运良说。 出公共场所时再扫码可避免成为密接者? 真相:重复扫码会被认为多次进入该场所 作为一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进入公共场所前扫码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日前一则“特殊提醒”出现在微信朋友圈里:扫码进入公共场所后,离开时再次扫码,大数据就会“认为”你已出门;如有感染者再次进入该场所,大数据能“证明”在接触时间上你和感染者没有重合,可以避免成为密接者。 对此,上海、山东、四川、浙江、福建、内蒙古、辽宁等地相关部门都进行了辟谣。山东省东营市大数据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场所码”是赋予某场所的一个专用二维码,用于标识该场所的位置、名称等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有人扫“场所码”时,只能说明其到过该场所,利用大数据手段并不能区分该人是处于“进入”还是“离开”状态。 此外,相关专家表示,扫两次码可能会被认为进入该场所两次,并不能达到传言中所说的效果,反而会增加流调人员的工作量,间接地影响疫情防控工作。专家提醒,公众只要在进入场所时,进行扫码登记即可,出门后无需再扫码。相关工作人员如果发现扫码者的感染风险较高,会及时通知扫码者,并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病毒的扩散传播。 只有零添加才是好酱油? 真相:酱油的品质取决于多种因素 前不久,某品牌酱油“添加剂”风波,让不少消费者谈添加剂色变,很多人因此把不含添加剂作为评价酱油好坏的标准。 “这种说法不完全对。”郑运良表示,所谓零添加酱油,就是不添加任何味精、食品添加剂,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酱油。不过,酱油的品质取决于多种因素,零添加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首先,上市的酱油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郑运良介绍道,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规定,酱油是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和/或麦麸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酱油生产厂家应当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生产酱油。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酱油,就达到了“及格线”,但还算不上优质。 “酱油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氯化物、总氮、总酸、还原糖等是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它们能影响酱油的品质。”郑运良介绍道,酱油的鲜味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品质也就越好。 同时,作为中国传统发酵调味品,酱油的风味也是重要的质量指标。不同酱油在曲种和工艺流程上的差别,会使其在风味上有较大差异。 相关技术文献显示,在酱油中共检测到230种非挥发性化合物,包括90种肽、49种有机酸、27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28种糖、11种糖醇、6种生物胺、4种核苷酸和16种其他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决定了酱油的酸度、甜度和浓厚度。 除此之外,郑运良提醒道,广大消费者也应对添加剂有理性的认知,不要过度迷信零添加食品。 “在酱油加工方面,最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苯甲酸钠、肌苷酸二钠和鸟苷酸二钠。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防止细菌滋生、适度延长保质期,使酱油的性价比更高。”郑运良说。 其实,与其关注食品添加剂,消费者更该关注的是酱油中的钠含量。 “每100毫升酱油中,钠含量约为6克,而钠的推荐摄入量仅为2克/天。相关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钠可能会导致高血压、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郑运良提醒道。 只要有云就能人工增雨? 真相:需要一定条件,关键要有合适的云 今夏以来,我国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旱情持续发展,遭遇夏秋连旱。鄱阳湖、洞庭湖水位均创历史新低,部分湖泊甚至变成了“沙漠”和“草原”。与此同时,网上出现质疑:只要有云就能开展人工增雨,为什么不在这些干旱地区进行人工增雨呢? 对此,天津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王兆宇表示,人工增雨并非人工降雨,“化云为雨”需要一定的条件。 人工增雨是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从而达到增加地面降水的目的。 “人工干预方式主要是通过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一般来说北方地区播撒的催化剂多是碘化银,南方地区则常用干冰、液氮等作为人工增雨催化剂。除催化剂外,人工干预的方式还有向云发射飞秒激光、带电粒子等。”王兆宇表示,不管是用哪种方式,最后的目的都是为了形成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最终形成降水。 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有一团符合人工增雨条件的云。这样的云需要有一定的厚度、高度和温度,同时云中的水汽要充沛,并且正好处在上升气流区。 王兆宇解释道,温度在零下10至0摄氏度、厚度在2000米左右且高度低于6000米的中低云是适合人工增雨的云。这样的暖云里面充满了小水珠,在上升气流的顶托下,这些小水珠飘浮在空中掉不下来,形成云层;借助催化剂的力量,增加云中凝结核的浓度,就可以让小水珠越来越多地碰撞成为大水滴,进而形成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