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引领打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信得过的知名农产品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溢价效应逐步显现,形成了全国推进、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发展格局。品牌农产品的日益丰富,为满足消费者“吃好”的需求提供了更多可能。
消费者之所以选择品牌农产品,在于他们普遍关注品牌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因此,绿色生态顺势成为不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品牌、壮大特色产业的依托和潜力。如何发挥优势、为农业品牌建设打好绿色生态的底色?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有三江之源、中华水塔之称的青海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
政策支持,高站位谋划品牌建设
青海是我国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主要生态产品输出供给地。青海农业,“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坚持“生态青海·绿色农牧”的理念发展农牧业。值得注意的是,在省内众多农牧产业中,成绩最突出、效益最好、起到了领航榜样效果的,当属青海牦牛。
为打响青海牦牛品牌,青海省早在2012年开始筹划打造“世界牦牛之都”的发展战略。2018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青海省历史上第一个针对单一产业出台的专门意见,也是国内第一个省级层面出台的牦牛产业实施意见。
“跳出牛圈,看牦牛;跳出畜牧,抓产业;跳出青海,谋发展。”自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青海省级财政下达品牌强农计划资金超1.36亿元,保障青海牦牛等品牌创建持续发力。青海牦牛公用品牌在人民大会堂亮相,开启了北京首都、上海浦东、西宁曹家堡3地机场投放,登上京广高铁列车,立足本地,辐射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组合式品牌营销推广,掀起了“青海牦牛”品牌打造新高潮。
在政策支持、策略得当、资金保障的基础上,青海牦牛品牌打造产生了显著效应,其社会认知度明显提升。据不完全统计,从2019开始,截至2020年5月,在电视类广告受众群体累计达到23.29亿人次,机场受众群体达到1.08亿人次,新媒体点击量达到399.9万次。
品质保障,夯实品牌发展基础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是农产品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的根本。
为保障产品品质,农业农村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印发了《共建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工作方案(2019-2023年)》,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青字号”品牌创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培育等重点工作。绿色生态的环境成为青海打造“净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青海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牧场之一,青海牧草形成了“三高一低”的营养特点,即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高,粗纤维低,是畜牧业最佳的天然营养草场。为此,青海实施了草场轮牧、修养、牧饲结合等方式,保护珍贵的牧草资源,保障畜牧产品的品质。
2020年,青海还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契机,建设青海省牦牛藏羊追溯大数据中心和部、省、市(州)、县互联互通的牦牛藏羊追溯管理平台。截至2020年5月,青海省已有30.09万头(只)牦牛藏羊生产数据上传至青海省智慧农牧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信息可查询、源头可追溯。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倒逼生产、加工等环节提高产品品质,也有力地助推了青海打造绿色有机“青字号”特色畜产品品牌,让牦牛、藏羊特色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多渠道推介,拓展品牌发展空间
品牌是农产品品质的保障、信誉的凝结,有助于农产品在万千竞争者中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农业品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契机。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出台了《青海省“互联网+”智慧农牧业实施方案(2016-2020)》《青海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施方案》等多个政策性文件。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示范点建设,以“先建后补”的形式,先后扶持8家农畜产品电商公司。2020年,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在青洽会、中国报业电商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等活动中,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传播青海牦牛等农牧品牌,累计吸引3000多万人在线观看,销售额达到1200多万元,带动销售额达1.6亿元,意向签约金额达6000余万元。目前,省级农牧业电子商务平台“牛咖部落”上线运营,产品涵盖牦牛、藏羊、三文鱼、枸杞、药材、水果等多个品类,销往全国各地。
青海牦牛作为青海省农牧业的第一品牌,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之际,青海牦牛将依托高端品牌策划成果,推动公用品牌落地,加快形成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撑公用品牌、共同发力的发展格局,让青海牦牛成为叫得响、信得过的品牌,也让“青海牦牛”品牌成为“青字号”走出高原,奔向世界的“领头牛”,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健康牛”,成为提高牧民收入的“幸福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