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支撑,部分线下生产生活、消费场景快速向云端转移,人们的数字化需求被点燃,中国云端经济正腾“云”而起。
通过这次疫情大考,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云经济的韧性和活力。若把视野放宽,云端生活的可能性将被进一步拓宽。
引爆云消费
方便快捷的线上购物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物资供给,智能高效的办公应用帮助职场人在家也能工作打卡。疫情期间,数字技术支撑下的“云”端生活和积极“宅”,进一步稳定了广大群众的战“疫”信心。
云消费激活
14亿人的消费大市场,需求一直都在,关键是如何激活和拉动。近日,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等六方面提出19条具体举措;28部门联合开展消费扶贫,帮助解决贫困地区农畜产品滞销问题,多渠道促进贫困地区旅游服务消费。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提出助推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实现复工复产,增添发展后劲,提高发展质量;商务部印发通知,提出发展网络消费,鼓励探索无直接接触配送服务……
此外,各地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举措,激活“云消费”新模式——安徽举办汽车“云展”消费活动,将汽车展会搬到线上;深圳市商务局联合腾讯微视发起“微视鲜粉节”助力水产销售;济南市商务局联合抖音开展“至诚山东抖靓泉城”促消费活动,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达2.4亿次……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滑较多,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仍实现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的生产指数增长3.8%。
云模式兴起
宅家防疫,化妆品消费“凉”了吗?不,“口罩妆打造”“口罩肌护理”备受欢迎。欧莱雅在旗下20个品牌的各大平台推出美妆“云课程”“云咨询”,附送在线虚拟试妆、在线肌肤检测等“非接触”式服务。3月以来,销售回暖已很明显,一款巴黎卡诗发膜首次亮相就“秒光”。
此外,直播带货、线上采买、无接触配送、生鲜电商、5G远程诊疗……见证着云经济新模式蓬勃兴起。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增升,达21.5%。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意愿增强,推促供给结构日益升级。
需求就是增长机会。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教育文娱类APP每日活跃用户数大涨46%;爱奇艺、芒果TV、腾讯视频平台会员环比增长数倍。
云创新加速
“云经济”是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步伐的缩影。当下,生存空间已经变成二维,除了线下的维度,还有一个线上的维度,也就是由网络化、数字化带来的新的市场空间,线上和线下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除了云逛街,云教育、云娱乐、云健身等众多在“云”上衍生的生活新模式,令全民消费方式迎来一些新特色。“云经济的本质是5G商用大背景下互联网经济的再一次升级,疫情则是起到了催化作用。”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部分行业相当于在5G普及前“提前预热”,也有部分行业受益于“云经济”,除了在解决用户痛点的同时,更积累了部分潜在用户。
艾媒咨询CEO张毅表示,在疫情期间催生的这一轮“云经济”,让“云”这个概念快速地走进了更多用户当中。随着越来越多人复工复产,张毅认为,这些“云”产品的流量会出现迅速地回落。将来能否继续吸引这些用户,就要看产品的承接能力以及服务能力。
企业、品牌等多元主体应加大整合力度、创新机制,真正赋予这一新经济形式更多的活力与动力。
赋能云创新
你永远不知道,憋在家中的十四亿中国人,会爆发出怎样的潜力。疫情就像是一个催化剂,让人们更快速地适应了网络影响下“云生活”的改变,受此带动,云经济成为了我们经济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云蹦迪、云赏樱……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想象远不止于此。在抗疫中,中国云经济走出了自己的“宽广”之路,也在技术革新、消费需求、企业转型等方面带来改变。
技术驱动
技术是驱动云经济爆火的重要因素。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孙克认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为云经济爆火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5G的高速率、大容量以及低延时等特点,让云的应用范围极大开拓,为在线教育及远程办公等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计算支持。“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游戏、智能医疗等云经济产业成为特殊时期的刚需。而复工潮的逐步开启,直接刺激了‘云办公’需求的爆发。与此同时,这些需求也在疫情期间大幅增长,催生了云经济的火爆。”孙克说道。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云经济模式不受空间限制,硬件资源需求低,具有使用配置灵活、行政效率高等优势。云教育资源丰富,可以为学生制定个性化方案,更加精准匹配需求;云办公使得工作更加灵活有效率,在协同办公、业务组织、业绩考核等方面都能发挥巨大作用;云医疗能够通过远程医疗手段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实现跨地区、跨地域医疗业务协同以及信息共享,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宅”加速云
疫情下,“宅”成为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态,人民群众的很多需求难以通过线下服务得到满足,而走进直播间的美食大厨、健身教练、教师等通过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需求。许多传统行业抓住这一机遇,大大降低因疫情造成的损失,甚至找到了新的增长机会。
此前,苏宁易购推出 “超店播计划”,淘宝也在云直播方面不断打破我们对传统行业的想象。如今,对于一些传统产业而言,云经济重塑了消费和生活方式。这种转变为企业转型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传统行业试水直播,不仅是疫情期间的权宜之计,更是朝着线上发展趋势迈进的重要一步。在新的挑战下,各行业需积极拥抱云端,在实践中培育出符合产业发展的直播路径。
业内人士指出,加码线上营销渠道,不仅是“应急之举”,从长远的视角看,发展云经济将催生新业态、重塑创新链、重构产业链。让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更好地融合,尤其是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
数字化转型
在突发疫情下,人们的云生活需求被点燃,这是一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机遇。
记者了解到,以企业为主的生产端也正在迎来新变化。有调查报告显示,为降低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一些工业企业采用了“云复工”,办公模式从线下向线上转型。更重要的是,企业生产方式也将发生变革,如以数字云赋能,大力推广智能工厂。实际上,在此次疫情中,数字化转型比较到位的工业企业,无论是复工率还是复产率都高于其他类型企业。这也坚定了一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此外,云经济也使得人工智能辅助政务系统发展迅速。在疫情中,江苏多地用“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的方式展开新一年的招商工作;各地用“健康码”提高对流动人员的管控能力;上海用大数据辅助物资调配……可以看到,疫情之后,智慧政务将迎来新机遇。
疫情加速了人们对“云”的认知,将很多线上模式、场景消费灌输给用户,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扩大,5G商用时代到来,云经济加速渗透,也将给更多细分领域带来新的契机。
这次疫情不仅对人们进行了一次云经济的启蒙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前景。
催生万物云
在线下陷入疫情困境、无法经营之时,线上交易却愈发火爆,增长率高达数倍、甚或数百倍,云经济迎来了高光时刻。相比云经济的火爆,很多人更关心的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云经济是疫情影响下的昙花一现,还是有更大增长空间?
对此,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认为,云经济不是阶段性的产业现象,而是5G推动下的一次国内经济结构重塑,未来将是万物“云”的时代。
降温难以避免
疫情过后,云经济还会持续吗?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生活、工作逐步恢复调整,一些云经济业态难免会有所降温。但此次疫情促使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也进一步培育了线上消费习惯,相关行业需要进一步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将疫情期间的流量变现,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疫情客观上倒逼了电子商务发展,但疫情过去都会正常化,生鲜到家等业态未来会继续做大,但一些业态可能就没之前那么火爆了。比如在线教育,作为一种辅助技术是很好的补充,但替代不了面对面、因材施教的线下教学。”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说。
对于健身行业来说,“云健身”是特殊时期健身房维系用户的权宜之计。疫情过后,多数的健身还是会回归线下。除了原来的会员之外,收获的流量有多少能变现?“疫情让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长期来看,公众对健身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有从业者认为,无论哪种形式,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客户。
“云经济本质上是互联网经济,这种服务经济形态适应了新崛起的年轻一代消费人群的消费习惯,即使疫情结束之后,云经济整体仍会持续发展。”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说。
打开新思路
疫情之下,一些线下企业开展的云卖房、云卖车、云发布会甚至云演唱会等,“云自救”,并非完全从头开始,本身就有着一定的网络经营基础,只是之前网络业务比例较低,企业也不是很重视。如今受到疫情影响,线下业务无法开展,企业被迫转移到线上拓展,尝试业务转型升级,探索云经济商业模式,虽然收入情况各有不同,但开阔了企业的视野,令其看到云经济的前景,为“疫后”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
我国网络经济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线上交易额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各行各业均被网络高度渗透,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诞生了许多“独角兽”,一些平台成长为行业巨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的消失,部分细分领域的天花板逐渐逼近,平台用户引流成本持续增高,亦令业内人士感到焦虑。
如今,线下企业纷纷展开的“云自救”,与14亿民众“宅家”生活相对接,双方均有主动线上交易的需求,令企业获客成本大幅度降低,从而催生了新的发展机会。可见,疫情之下并非全是危机,也同时蕴含着机会,企业应具有前瞻性眼光,把握转型升级的机会,主动开展云上业务,探索新商业模式,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在危机之中获得新生。
为消费注入活力
事实上,云经济并不是疫情期间的产物,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在中国消费市场出现。归根结底,云经济是中国多样化、个性化消费升级大趋势下,商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供新供给的一种积极探索。这些前期尝试不仅为云经济在疫情期间走热打下基础,也说明云经济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支撑,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当下,云经济虽然满足了人们的一些新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难点和痛点。比如,疫情期间,一些公司在利用“云办公”软件时发现,有的远程办公软件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出现掉线、杂音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线上会议的效果;一些学生家长在帮助孩子使用线上教育软件时发现,一些课程制作不够用心,只是把线下教学简单地搬到线上,导致学习效果打折扣;一些消费者在参加商场的“直播销售”服务时发现流程繁琐,影响了购买体验……只有解决好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这些问题,云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为消费市场注入更多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