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疫情突围品牌闪耀
疫情发生后,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就是如何快速复工复产,实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生产,为此不同企业也分别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在生产经营上,拥抱智能化成为众多企业的一致选择。 “2月底,OPPO销售已恢复到跟去年同期相当的水平,3月销量比2月多一倍。”OPPO副总裁吴强说吴强直言,产能吃紧的局面倒逼企业尽快找回生产节拍。自2月10日以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OPPO工业园内的数十条手机生产线已全部重启,快速恢复手机产能。“如今整体复工率已达到95%以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智能化改造。目前,产线自动化程度已近100%,总装自动化率近40%。仅剩上料环节需要工人手工作业,极大提升了复工效率。” 当线下销售面临巨大困难,不少企业选择通过线上网店、直播、微信小程序等新兴渠道,为自身产品带货,其中不乏一些“笨笨”的大机器。 3月19日,中联重科将高空作业机械春季发布会搬到线上,短短一小时直播,成交1700余台产品,销售额过亿元;3月20日,中联重科混凝土搅拌车再次通过网络直播,39分钟内产品订购量超过2000台。 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3月,都是公司传统的新品发布时间。受疫情影响,今年只能通过沉浸式实景直播、新品发布直播、机手训练营等方式展示和销售公司产品。“视频直播的效果很明显。随着中联重科产品和服务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曝光率的提升,互动粉丝量有数百万且收获了大量订单
”
在盒马工作的共享员工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企业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一些地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搭建员工共享平台、帮助企业提升“上云”能力、探索各领域加快不见面服务,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配资源,优化办事流程,保障市场良性运行,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为缓解部分企业用工难问题,帮助不具备开工条件的企业员工上岗,今年2月,合肥市人社局发布了《到复工企业就业的倡议书》。2月22日,卓泰保安公司的25名员工变身共享员工,前往海尔电冰箱公司开始短期就业。“共享期间,工资由海尔发,我们就负责员工社保。”黄彧说。 企业复工复产,金融保障不可或缺。疫情以来,各地金融机构创新完善金融支持方式,推出各类举措,为一些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加大企业贷款展期、续贷力度,适当减免企业贷款利息,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 “疫情防控期间,不见面服务发挥了巨大作用,势必成为发展趋势。”乌鲁木齐银行副行长方炜钏说,线上贷款业务的开通为许多店面复工复产提供了便利。据了解,为缓解疫情对小微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乌鲁木齐银行对300余户小微客户进行逐一电话回访,了解企业开工情况和经营计划,询问企业实际困难,逐户登记,并逐一制订帮扶方案。 携手共进 发展前行品牌陪伴 当企业顺利投入复工复产,开始正常运转后,如何更多地参与到疫情防控,为社会抗疫贡献更多的力量,成为众多企业思考的问题。
比亚迪打造的口罩生产线 从微观企业主体看,新冠肺炎疫情后采取的防控措施切断了人流、物流,造成劳动力流动受阻、供应链断裂、消费者正常服务受影响;生产暂停或部分复工不复产又带来了企业资金流紧张。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压力,将企业与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等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系置于极度紧张和不正常的状态。面对新冠疫情制造的这种不健康的生产关系,企业必须采取行动,打通其中的堵点,为复工复产做准备。为了营造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毫无疑问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复工复产后,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杜绝传染事件的发生。为有效应对疫情,企业一般由领导层牵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强调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一体化管理。复工后疫情防控工作覆盖了防控机制、人员信息跟踪、防护物资、内部管理、宣传教育等各方面。 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互联网技术公司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得力助手。疫情期间,腾讯推出“远程协作工具包”,包括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乐享、腾讯文档等,帮助企业实现远程开工。在腾讯与政府部门、行业伙伴的共同推动下,专门为疫情而生的各种小程序也层出不穷,全国第一个口罩预约购买小程序“穗康”、帮助企业同步解决防疫和复工难题的小程序“We智造”、帮助餐饮连锁企业开展线上外卖业务的小程序等,促进社会生活有效运转,企业单位复工复产。
对处于供应链核心的企业而言,稳住供应链、保障供应链运行既是其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其自身生死攸关的大事。“大企业动起来,小企业好起来”,产业链环环相扣。面对疫情所带来的生产压力,航空公司哈飞通用按照上级单位及属地政府统一部署,在复工复产后不等不靠,主动走访供应商,了解他们复工复产、订单的执行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作用。 疫情中,众多企业秉持公益慈善精神,快速投入到战“疫”行动中来,迅速组织捐款捐物。据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中国500强企业中有357家为疫情捐款,有197家为抗击疫情捐赠了药品、口罩、防护服、酒精等医疗防护物资。其中,357家企业为疫情捐款超过128亿元,平均捐款超过3600万元。除捐款捐物外,中国500强企业各供所长援建医院等防疫工程,86家中国500 强企业参与了各地“小汤山”建设。
在确保经营可持续、产品服务可持续,积极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的过程中,企业努力践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保证自身与社会之间各生产要素的顺利交换,推动社会的正常运转。 未来发展 品牌蜕变悄然酝酿 品牌,是质量、技术、信誉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我国品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疫情下,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站在这个历史关头,中国企业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品牌的力量激发新的增长动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更多市场需求,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在政府政策引导下,有序复工复产,并在经营过程中实现突围。它们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善经营;又或者并重视研发创新,做好产品升级;再或者拥抱新的理念与方式,做好线上营销,为产品销售开拓更多渠道……在做好自身后,又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强化自身和行业、社会的联系,保障社会稳定。内外结合,这些企业在国内外高举起中国品牌的旗帜。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品牌的价值根基在于脚踏实地的积累,品牌的自信自强源自长期的锲而不舍。将高质量发展的精髓植入人心,融入生活,昭示世界,追求基于效率、公平、安全取向的人民满意,是中国品牌建设的战略方向。推进品牌建设,需要保持耐心恒心,持续不懈奋斗,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涌现更多“百年老店”、树起更多“金字招牌”,加快迈向品牌强国。 疫情下,中国品牌的点滴积累,都将会是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