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发展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赤峰市宁城县右北平镇立足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食用菌“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紧紧围绕“支部引富、产业促富、能人带富、群众致富”的产业发展工作目标,依托集中连片的食用菌产业园区,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新路径。
建强产业“主阵地”,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产业
右北平镇具有“五山四丘一分川”的地貌特征,气候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栽培。近年来,右北平镇牢固树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理念,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构建“党支部+食用菌园区+农户+合作社”的“小群体、大规模”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非公党建企业——六慧菌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现以食用菌产业为代表的区域性特色农业产业通过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三化”促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三增”,有效盘活村级集体资源。新模式带动了周边群众的种菇积极性,把食用菌种成了“致富菌”,真正实现党员联农带农富农。
目前全镇共建食用菌小区35处,遍布17个村,3100多个农户,食用菌总面积4000亩,年生产能力达7000万单位,年创产值3.9亿元,其中滑子菇生产能力在3200万单位,滑子菇的产量和规模居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滑子菇之乡”。
培优产业“领头雁”,发挥乡土人才示范作用
右北平镇团结村王武兴就是较早挖掘特色产业的“土专家”。2004年,他首次尝试在自家院子种植食用菌2000盘,通过买书自学、向就近菌农请教等方式提升种植技术,慢慢的将种植食用菌变成自己的事业。2016年王武兴牵头带领群众成立菇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26户农户发展食用菌800余亩,年种植生产食用菌800万单位,每年增加纯收入1600万多元,共带动周边村民900余人就业。
为进一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右北平镇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班,为各村种植户、技术员、工作人员等400余人培训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发挥“带头型”“技术型”“实干型”乡土人才的作用。同时结合右北平镇乡土人才库,举办培训班6期,覆盖人数达510人次,让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金种子”,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形成“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地”的集群发展效应。
抓稳园区“牛鼻子”,梯次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为加大特色品牌的建设力度和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右北平镇持续开展“三变”改革和“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体系建设,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进菌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通过科学决策和正确政策引导,2022年投资3874万元在四道营子村新建占地1000亩的食用菌产业园1处,出菇1500万公斤,年产值达1.5亿元,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70个。倾力打造我国北方菌菇生产基地,于2023年投资487万元在头道营子村建设占地250亩食用菌产业园区一处,建设冷棚54栋,年可种植香菇200万单位。同时为推进产品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计划投资5000万元于二道营子村建设占地1000亩高标准智能化食用菌产业园一处,将分散的资源集中连成片,形成强强联合发展局面,做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员发展,着力打造讲地响、有规模、效应强的特色产业智慧园区。
延伸产业“支撑链”,充分发挥加工聚合优势
为进一步推动食用菌产业链转型升级,我镇重点引进食用菌相关企业,投资6000万元引进超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菌棒加工项目,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紧抓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推动食用菌从“产得多”向“卖得好”转变,目前我镇食用菌产业已形成产供销加工一体化模式,从生产到销售已形成一条龙服务。同时为稳步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镇党委政府还积极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各村书记及镇内食用菌产业的种植大户组成考察团赶赴吉林、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学习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菌菇种植规模、标准化基地建设、制棒灭菌、生产经营、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产品出口等情况,为右北平镇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以食用菌产业发展统领区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右北平镇 周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