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得好、卖得火、销得远,黄柿子品牌唱响了我们百姓的致富合奏曲。”村民们喜笑颜开。
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强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资源禀赋,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围绕黄柿子特色产业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增效益,让曾经的“土字号”产品“穿新衣”,走上了品牌化道路,实现“地标”变“金标”的华丽转变。
五原县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里,金灿灿的黄柿子格外醒目。“别小看这一颗颗小柿子,可值钱哩!一斤能卖到7元,最高还卖过10元以上呢。”一大早,种植户王芳萍将一筐筐采摘好的黄柿子搬上车,开足马力向黄柿子收购市场疾驰而去。
“这段时间正值黄柿子上市,每天可采摘四五百斤,抢手得很,两个大棚年收入达到了8万多元。”王芳萍笑呵呵地说。
王芳萍之前是当地一家黄柿子种植生产企业的员工。“在公司干那几年,看到黄柿子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于是2018年我从企业辞职,承包了2座大棚种植黄柿子。”王芳萍说,“黄柿子在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用的是农家肥,摘下来可以直接吃,所以口感沙甜,味儿特别正!”
“我们这里坐落于北纬41度农作物黄金种植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淤土耕作性好,含钾量高,产出的黄柿子颜色金黄、个大肉厚、沙甜可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糖度可达7度以上。”五原县绿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靳存旺介绍,五原县不仅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还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科技应用,为种出好品质的黄柿子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种子志》记载,1936年,西红柿传入五原。经过品种改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当地农户开始种植黄柿子。但在过去,由于村民们种植的都是自家留种,选种的标准参差不齐,品质逐渐退化,产出的黄柿子果实易裂、商品率低。
为提升黄柿子质量,五原县采取“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农户”模式,在开展黄柿子本土品种提纯复壮的基础上推进新品种研发。新培育出的2个品种,既保持了黄柿子原有的口感和营养,又具有产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加工销售的市场需求。同时,在黄柿子种植过程中积极推广“五提五增两防控”综合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黄柿子的抗害性,提升了品质和口感。
地标好品种加上现代科技智能化、信息化等各项集成技术的“硬支撑”,现如今,五原黄柿子主要有温室、塑料大棚和露地3类种植模式,种植面积由2021年的1020亩扩大到如今的3000多亩,实现一年四季多茬种植,全年供应不间断。温室种植平均亩收入4万至6万元,最高可达8万元,大棚和露地种植平均亩效益达1.5万至2万元,种植效益稳步提升,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
从“种得好”到“卖得火”
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不断创新的管理技术,造就了五原黄柿子“好吃、好看、营养、安全”的独特品质。柿子种得好,但如何卖得俏?
走进五原县振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对黄柿子的色泽、形状、尺寸等方面进行“体检”。顺利“通关”后,金黄透亮的黄柿子便被分别装入不同规格的包装箱内,等待装车外运。
“我们每天从种植户那里收购的黄柿子鲜果近1万斤,通过各大电商平台,每天销售量都在1000多单以上,消费者的评价很好,回购率达到了50%以上。”公司负责人王恽介绍,“目前,黄柿子大多都发往北京、广东、上海及江苏等地,年销售量达四五百万斤,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之前都是路口摆摊自己销售,好的‘论斤卖’,差的‘论堆卖’,熟得多了不能及时卖出去,就要烂在地里。自从有了电商就不一样了,人家隔一天来收购一次,我们的柿子在电商平台上‘论个卖’。今年赶上黄柿子价格行情好,我一棚下来要比往年多卖3万多元。”胜丰镇新红村种植户鲁东说。
提升附加值,还要延长产业链。在五原县民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低温冷库里,一袋袋黄柿子冻果正装车发往黄柿子汁生产企业。
“我们将完全熟透的鲜果最先送进零下35摄氏度的速冻库极速锁鲜,然后运输至合作的生产企业。通过高温灭菌等生产工艺,一瓶民隆黄柿子汁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舌尖’的华丽转身。”该公司总经理刘小亮介绍。
近年来,五原瞄准产业链后端做文章,丰富黄柿子深加工产品品类,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黄柿子火锅底料、黄柿子气泡水、黄柿子丁……各种黄柿子相关产品层出不穷。
从“卖得火”到“强品牌”
好产品,咋推广?前些年,这可愁坏了庄恒。“我从2019年开始种植并销售黄柿子,还专门到山西跑市场。可头一年下来,销售额并不理想。”庄恒说。
“渠道少,名气小,缺乏品牌建设,曾是五原县黄柿子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五原县副县长郭明旺说,市场上的农产品五花八门,如何让五原黄柿子脱颖而出,获得消费者青睐?这离不开品牌的打造。
近日,在北京、重庆、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等地火热举行的五原黄柿子文化旅游季活动,让五原黄柿子赚足了眼球。
“没想到不少客商都对我们的黄柿子产品感兴趣,有的直接现场下单。”庄恒说,2023年,公司第一次参加重庆火锅食材展,就拿下了不少订单。“从那以后,县里组织类似的参展活动,我都第一时间报名。”
近年来,五原县在推动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每年组织企业积极参加进博会、广交会、重庆火锅节等各类展会,提高五原黄柿子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组织投促、工信等部门筹划开展五原黄柿子招商引资对接会,加大与餐饮企业对接力度,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此外,利用梨花节、国际向日葵大会等活动,策划推出文艺演出、美食品鉴、旅游摄影等项目,规划设计精品观光路线和文创产品,促进多元增收。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原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五原黄柿子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五原黄柿子入选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通过制定完善五原黄柿子全程质量控制标准化技术手册,五原黄柿子汁团体标准成功申报“蒙字标”认证,五原黄柿子地理标志产品进入巴彦淖尔市重点商标品牌保护名录。
截至目前,五原黄柿子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全县共7家黄柿子加工、销售企业,2023年产量达到1700余吨,实现产值3800余万元。黄柿子相关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在内蒙古12个盟市和全国各地均有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项目支持、落实优惠政策、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抓好黄柿子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五化’建设,力争在三年内,种植面积突破万亩,产值突破10亿元,将黄柿子产业打造成享誉全国的富民强县特色产业。”郭明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