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是酒之骨”,7月15日,汾酒集团举办2024“汾酒试点”伏曲大典,开启汾酒新一轮品质创新提升。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公司领导李振寰、韩向宇、刘卫华、王怀,部分汾酒股份高管,2024“汾酒试点”筹备组组长、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任志宏,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工作委员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志刚,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汾酒大曲退休老师傅代表、在职工匠大师及大曲一线各班组长参加了此次大典。
汾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卫华提出,汾酒大曲是“国曲”之本,“汾酒曲艺”也是中国白酒行业的一面旗帜。
“曲”的品质决定酒的“骨气”,不同的酒曲让白酒具有不同的风味,汾酒的独特风格就来源于汾酒大曲,刘卫华从汾酒酒曲的历史悠久性、工艺复杂性及汾酒引领创新、实现复兴等方面,阐述了“国曲”之本的汾酒大曲定位。
“国曲”之本的定位,是汾酒大曲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杏花村汾酒制曲史与酿酒史同根同源,均发端于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汾酒大曲和汾酒酿造技艺随着晋商的脚步传播了大半个中国。早在300多年前,汾酒已形成了完整的大曲理论。
“国曲”之本的定位,也是汾酒大曲的复杂工艺所决定的。在中国白酒品类中,只有汾酒是由三种曲科学配比;翻曲次数高达11次以上;汾酒的曲房、原粮、配比、形状、排列、辅助材料都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300年前的制曲理论就非常强调用水的选择,并把井水排在第一位,而汾酒一直使用杏花村的深井水制曲。这些优势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国曲”之本的工艺基础。
“国曲”之本的定位,是汾酒大曲的引领创新所决定的。中国微生物学的重要奠基人、后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方心芳于1934年发表的两篇关于汾酒酿造的论文是中国白酒实用性科学研究的开篇之作。1964年,国家牵头在汾酒厂进行的试点研究工作中关于中国酒曲的生产写实、各项试验、探索创新、卓越成果,引领了中国酒曲的传承创新之路,成为中国酒曲现代化实践的开端。
“国曲”之本,不仅仅是历史、是现实,更是未来汾酒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汾酒创造了良好的业绩,但前有标杆、旁有对手、后有追兵的竞争格局并没有变,全方位推动汾酒高质量发展、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是汾酒在很长一个发展时期内的战略目标。
2022年,汾酒提出汾酒复兴“123”总纲领,确定了“又好又快扎根中国酒业第一方阵”的目标。2023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比2021年增长120亿;2024年一季度汾酒销售收入153亿,已达到2023年全年销售收入的48%。青花汾酒系列已成功跻身“百亿超级单品”阵容,汾酒整体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