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嗦虾的季节!“小龙虾身价暴跌”“小龙虾价格或跳水成春游野餐主流食材”“今年第一顿小龙虾”……关于“小龙虾”的微博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小龙虾身价暴跌,拥有嗦虾自由了!然而,怎样健康“嗦”虾,你知道吗?
小龙虾如何烹调最佳
水煮小龙虾会散发出类似核果、爆米花般的香气,吃起来还会有些鲜甜。如果将小龙虾带壳煮,通常味道会更好,这是因为小龙虾的外壳不但会留住肉的风味,本身也含有蛋白质、糖类与色素分子,能让接近外壳位置的肉风味更佳。
相较于麻辣小龙虾、油炸龙虾尾、油焖小龙虾等重口味烹调的小龙虾,清蒸小龙虾、蒜蓉小龙虾会更健康一些。
怎样“嗦”虾更健康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微信日前发布五月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风险提示,提醒市民要想“嗦”虾更健康,最好做到以下5点:
1.购买正规渠道养殖的小龙虾。不要在街头流动摊点购买,或者自行到江边或河沟捕捞野生小龙虾进食,野外水质状况不明,小龙虾的品质无法保证。尤其是洪水冲出来的小龙虾不要吃。
2.尽量选择食材新鲜的小龙虾。新鲜的小龙虾个头均匀,头和身几乎各占一半,颜色红亮,腹毛和爪毛干净、腹白,新鲜的龙虾肉有弹性、嚼劲。外出就餐食用小龙虾时,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店铺,不建议选择个别无证夜市摊贩或者流动摊贩上的龙虾。
3.烧熟煮透。买回来的小龙虾,最好放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并清洗干净。小龙虾有硬壳,要适时增加烹饪时间确保烧熟煮透,以杀死小龙虾体内的细菌和寄生虫。
4.不吃或少吃虾头、虾黄。小龙虾大部分器官集中在头部,虾黄是虾的肝胰腺,虾头更容易吸附蓄积重金属、毒素及细菌等污染物,所以最好不要吃虾头和虾黄。
5.浅“尝”辄止,适量食用。一次食用小龙虾的数量不宜过多,最好控制在10个以内。对于尿酸较高过敏人群,食用大量小龙虾会增加痛风、过敏的风险。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提醒,如果吃完小龙虾24小时内出现全身酸痛乏力、四肢肿胀、酱油色尿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和问询,协助医生开展流行病调查工作进行溯源。
哪些人要少吃或不吃
1.痛风人群
小龙虾的嘌呤含量为174毫克/100克,属于高嘌呤食物,如果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最好别吃。有些人喜欢在吃小龙虾的同时来瓶啤酒,这样的搭配更容易诱发痛风。
2.高胆固醇血症人群
小龙虾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为121毫克/100克,是猪里脊的2.2倍,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要少吃或不吃。
3.过敏人群
原肌球蛋白是虾类中的一类主要过敏原物质,如果你吃其他虾会过敏,最好也别吃小龙虾了。过敏会导致出现皮疹、腹泻、哮喘、休克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4.其他疾病相关人群
比如哮喘、肾病、服用他汀类降血脂药的人群等,需遵医嘱判断是否能吃。
过量食用一定会得哈夫病吗
对于疾控中心建议的一次食用小龙虾不超10只,不少网友表示:10只根本不过瘾!然而网上有传言,过量食用小龙虾会得哈夫病,这让很多人担心。据了解,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近年来,在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出现了数例因食用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病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的案例。
不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疾控、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等专业机构都公开表示,目前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吃小龙虾会诱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简单来说,横纹肌溶解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类具有相似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引发原因多种多样。除了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外,还包括过度运动(如跑马拉松、不当使用筋膜枪)、中暑等;部分药物、感染、某些代谢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也会引发相关症状。所以,大家无须“谈虾色变”。